指标偏高
临床意义
血清过氧化脂质偏高与疾病因素和非疾病因素有关,疾病因素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肝脏疾病、肺脏疾病等,非疾病因素与年龄因素有关。
潜在疾病:
心肌梗死 ;
冠心病 ;
心绞痛 ;
脑梗死 ;
脑水肿 ;
动脉粥样硬化 ;
急性肝炎 ;
慢性活性期肝炎 ;
脂肪肝 ;
肝硬化 ;
肺水肿 ;
肺炎 ;
矽肺 ;
肺结节病 ;
高血压 ;
糖尿病 ;
系统性红斑狼疮 ;
恶性肿瘤 ;
老年性痴呆 ;
帕金森病
原因分析
疾病因素
1.心脑血管疾病:过氧化脂质是游离的或结合的不饱和脂肪酸受自由基的作用,而形成的氧化物,增多的过氧化脂质进入血中,得不到处理会破坏细胞的正常功能,如血清和血管壁的过氧化脂质反应的产物能导致小动脉的纤维性病变,产生高血压、心肌梗死、冠心病、心绞痛、脑梗死、脑水肿、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2.肝脏疾病:主要包括急性肝炎、慢性活性期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酒精及药物性肝损害等。
3.肺脏疾病:主要包括肺水肿、肺炎、矽肺、肺结节病,以及吸烟引起的肺损伤等。
4.其他疾病:主要有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肿瘤、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等。糖尿病若伴有肾病或视网膜病变,则LPO增高会更加明显。
非疾病因素
血清过氧化脂质有随年龄增高而增高的趋势,但60岁以后又有下降的趋势,男性高于女性。
就诊科室
心脑血管疾病可到心血管内科、急诊科就医;肝脏疾病、肺脏疾病可分别去肝病科、呼吸内科就诊;糖尿病可去内分泌科就诊;恶性肿瘤可去肿瘤科就诊。
诊疗建议
1.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以药物治疗为主,主要包括ACEI类、ARB类、β受体拮抗剂、扩血管药、利尿剂、正性肌力药物、调脂类药物、抗心律失常药、钙通道阻滞剂、抗栓药物等。当疾病进展到一定程度后,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介入治疗、外科手术等,此外,处于恢复期应及早进行康复治疗,还需调节生活作息、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多项措施共同改善患者病情。
2.肝脏疾病:需要根据具体类型采取针对性治疗手段,通常包括病因治疗,合理饮食、注意休息、禁酒等一般治疗,保肝、降酶、利胆和退黄等对症治疗,以及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
3.肺脏疾病:急性期给予氧疗和呼吸支持,并监测生命体征;稳定期给予病因和对症药物,如止咳祛痰剂、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等。
4.糖尿病:需要采取药物治疗、运动治疗、饮食治疗等多种方法综合治疗,日常应监测血糖变化,根据血糖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5.恶性肿瘤:多数情况下外科手术(肿瘤切除术)是主要治疗手段,可辅以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其他治疗方式尚有靶向治疗、基因治疗、免疫治疗等。
饮食调理
饮食宜忌
1.心脑血管疾病:多食用含有丰富膳食纤维的食物,例如新鲜水果、新鲜蔬菜、粗杂粮以及干豆类等。尽量避免食用高热量和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及减少食盐和碳水化合物类食物的摄入量。可以多食用一些新鲜鱼类,鱼类中富含丰富的人体所不能合成的氨基酸,如赖氨酸、脯氨酸等。此外,可以食用适量的鱼油帮助调节血脂,禁烟酒。
2.肝脏疾病:宜热量适宜,忌过高;以优质蛋白质、低脂肪、适量糖类(碳水化合物)饮食为主;多吃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提高食材的色香味促进食欲,加工烹饪合理,限制食盐量;忌食油炸煎烤食物;宜少量多餐,进食规律,切忌暴饮暴食;严禁饮酒。
3.糖尿病:应选择糖尿病饮食,控制热量摄入,选择优质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避免进食升糖指数高的食物。
4.肺脏疾病:饮食以易消化、清淡、高蛋白、少脂肪为宜,如蛋类、动物肝脏、五谷杂粮等,同时减少糖、盐的摄入。可少量多餐,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如梨、百合、木耳、萝卜、芝麻等滋阴润肺的食品。戒烟酒,避免辛辣、煎炸等刺激性油腻食品,浓茶、冷饮也应尽量避免,可多喝开水。
5.恶性肿瘤:饮食宜清淡,定时定量,烹任方式以蒸、煮、烩、炒、汤为主,可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减少辛辣、腌制、烟熏、反复煎炸、肥腻、高脂肪、烧烤等食物的摄入,禁烟、酒、浓茶、浓咖啡等。
生活管理
1.心脑血管疾病:应遵医嘱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够降低血压,还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环状况。可以每周进行3~5次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保健操及打太极等,30min/次。保持舒畅的心情,避免过度紧张、惊吓、悲伤和激动等,平时可以欣赏舒缓平和的音乐、写字等,养成沉稳的心理。生活作息规律,早睡早起不熬夜。及时了解天气状况的变化并相应增加或减少衣物,以避免感冒。另外,应注意监测体重、体温、脉搏、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以及定期复查。
2.肝脏疾病:适度参加活动,肝功能恢复正常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感觉疲劳为限。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作息生活,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培养一些生活情趣爱好。
3.肺脏疾病:早期卧床休息,进入恢复期后逐步增加活动量,以不出现心悸、气短为原则,避免过度劳累。避免受凉,戒烟,预防呼吸道感染。规律作息,不熬夜,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坚持呼吸功能训练,改善肺功能。
4.恶性肿瘤:多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如骑自行车、打球、散步、慢跑、打太极、气功等,以增强体质。保持心情愉悦,排解负面情绪,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质量。另外,严格遵医嘱进行复诊,监测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