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嘆·逢紛
《九嘆》全詩由九個短篇組成,由於每篇都以“嘆曰”作結,故總題為“九嘆”。據王逸《楚辭章句》說,劉向為“追念屈原忠信之節,故作《九嘆》。嘆者,傷也,息也。”就是說,“嘆”是嘆息的意思,表示感傷。同時,“嘆”還有一個意思是指歌尾曳聲以相助。因此“嘆曰”也相當於“亂曰”,是音樂的尾聲,詩章的結語。
基本介紹
作品名稱:九嘆·逢紛創作年代:西漢作品出處:《九嘆》文學體裁:楚辭作者:劉向
作品全文,注釋,白話譯文,作者簡介,
作品全文伊伯庸之末胄兮①,諒皇直之屈原。雲余肇祖於高陽兮,惟楚懷之嬋連②。原生受命於貞節兮,鴻永路有嘉名。齊名字於天地兮,並光明於列星③。吸精粹而吐氛濁兮,橫邪世而不取容。行叩誠而不阿兮,遂見排而逢讒④。後聽虛而黜實兮,不吾理而順情。腸憤悁而含怒兮,志遷蹇而左傾⑤。心恍慌其不我與兮,躬速速其不吾親。辭靈修而隕志兮,吟澤畔之江 濱。椒桂羅以顛覆兮⑥,有竭信而歸誠。讒夫藹藹而漫著兮,曷其不舒予情。始結言於廟堂兮,信中塗而叛之。懷蘭蕙與衡芷兮,行中野而散之。聲哀哀而懷高丘兮⑦,心愁愁而思舊邦。願承閒而自恃兮,徑婬曀而道壅。顏黴黧以沮敗兮⑧,精越裂而衰耄。裳襜襜而含風兮,衣納納而掩露⑨。赴江 湘之湍流兮,順波湊而下降。徐徘徊于山阿兮,飄風來之洶洶。馳余車兮玄石⑩,步余馬兮洞庭。平明發兮蒼梧,夕投宿兮石城。芙蓉蓋而菱華車兮,紫貝闕而玉堂。薜荔飾而陸離薦兮,魚鱗衣而白霓裳。登逢龍而下隕兮,違故都之漫漫。思南郢之舊俗兮,腸一夕而九運。揚流波之潢潢兮,體溶溶而東回。心怊悵以永思兮,意晻晻而日頹。白露紛以塗塗兮,秋風瀏以蕭蕭。身永流而不還兮,魂長逝而常愁。嘆曰:譬彼流水,紛揚磕兮。波逢洶湧,濆滂沛兮。揄揚滌盪,漂流隕往,觸崟石兮。龍邛脟圈,繚戾宛轉,阻相薄兮。遭紛逢凶,蹇離尤兮。垂文揚采,遺將來兮。注釋①伊:語助詞。伯庸:屈原的父親的字。《離騷》:“朕皇考曰伯庸。”末胄:後代。②嬋連:族親相連。屈原與楚王同姓,同為顓頊高陽氏的後代。③並:並列④見:被。⑤遷蹇:屈曲的樣子。⑥羅:遭到。⑦高丘:高山。⑧黴黧:污黑。⑨納納:濡濕的樣子。⑩玄石:山名。石城:山名。闕:城樓。潢潢:水勢浩大的樣子。怊悵:惆悵。塗塗:濃厚的樣子。磕:水石撞擊聲。濆(fèn):大浪。滂沛:水勢浩大。隕往:指波浪起伏向前。龍邛:迫擊。脟(liè)圈:迴旋。繚戾:糾結纏繞的樣子。白話譯文我是伯庸的後代啊,是正直誠信的屈原。我的始祖是古帝高陽氏啊,楚懷王與我同根相連。我秉受正氣而生啊,生辰合道起了美名。我的名字與天地相齊啊,光輝燦爛如同群星。我吸天地精華吐出濁氣啊,身處濁世也決不苟合求容。我行為忠誠剛直不阿啊,於是遭讒害被棄置不用。君王聽信假話貶斥忠良啊,不理睬我反順從邪惡奸佞。我心懷憤恨滿腔怒火啊,我心遭壓抑失去平衡。心神恍惚啊君王不與我同心,孤獨冷落啊君王不同我親近。我辭別君王心灰意冷啊,低吟悲歌在澤畔水濱。先賢遭禍身危難啊,依然竭盡忠信一片誠心。眾讒人嘁嘁喳喳抑人揚己啊,君王何不昭示我的真情!當初我們曾在廟堂約好啊,如今卻聽信讒言中途變心。我懷揣蘭蕙和衡芷啊,卻被拋棄荒野不用。懷念故土高山聲聲哀嘆啊,思戀祖國家鄉滿懷愁情。我本想找機會自能竭盡忠心啊,怎奈道路堵塞幽暗不通。面目黧黑人憔悴啊,身老力衰沒精神。陣陣冷風吹動我的裙裳啊,濃濃寒露打濕我的衣裙。奔赴湍急的長江和湘水啊,順隨波濤向下漂行。我慢步徘徊在山窩啊,山風陣陣迴旋兇猛。駕起我的車啊向玄石山賓士,讓我的馬兒啊在洞庭山慢步徐行。黎明我從蒼梧山出發啊,傍晚我投宿在石城山頂。荷花車蓋菱花車啊,紫貝樓台白玉廳。薜荔為裝飾美玉做臥席啊,五彩的上衣,潔白的裙裳。登上逢龍山向下眺望啊,離開故都道路多么漫長。想起那郢都的風物習俗啊,一夜之間九轉愁腸。波高流急茫茫一片啊,浪濤翻滾奔向東方。心惆悵止不住的思念啊,精神鬱悶一天天倍覺神傷。霜露一片白茫茫啊,秋風急吹蕭蕭響。身隨水流不回返啊,靈魂遠逝愁難當。尾聲:就像那奔騰的江水,轟轟隆響啊。風卷大波浪翻滾,浩浩蕩蕩啊。大風鼓盪,波浪起伏,撞擊巨石啊。打著旋渦,盤旋衝擊,水流終究被阻擋啊。時逢濁世遭兇險,終獲罪愆啊。留下清詞麗句美篇,傳於來世後人觀。作者簡介劉向(約前77——前6),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蘇沛縣)人,漢皇族楚元王(劉交)四世孫。博古敏達,漢宣帝時曾任散騎諫大夫,漢元帝時擢為宗正等。他用陰陽災異推論時政得失,並因屢次上書彈劾外戚專權,為權貴所惡,兩次下獄,被廢十餘年。漢成帝時復得進用,更名向,任光祿大夫,終中壘校尉。劉向曾受詔校閱群書,為保存整理古代文獻做出巨大貢獻。他撰成《別錄》,為我國目錄學之祖;還作有辭賦三十三篇,但大部分已亡佚。劉向校書時,輯錄《楚辭》十六巻,其末即為其所作《九嘆》。作品主要以?>屈原的口吻敘述和感慨了他在政治上的遭遇,表達了作者對屈原忠君愛國卻遭貶殉身命運的悲憤。其中,首篇《逢紛》以概述屈原身世、名字、德操為開篇,自訴其空懷美德而不為世所容的苦悶,以及被楚王放逐以後,自己思君、念國、懷鄉的情感,從而為全詩主題確立了基調。接著,《離世》、《怨思》、《遠逝》三篇便開始了抒寫屈原忠不見用的苦悶和對祖國家鄉的眷戀之情,進一步傾訴了他的怨憤和不滿。《惜賢》則是結合屈原《離騷》的思想內容來表達他不平遭遇的憤慨和惋惜。《憂苦》表現了屈原放逐異鄉的悽苦,從中蘊含了懷國之情和去國之恨。《愍命》、《思古》則寫出了作者對屈原忠而被謗、放逐孤苦的同情。末篇以《遠遊》作結,用浪漫主義的手法,瑰麗多彩的詩句,描述了屈原上天入地的神遊,以及“欲與天地爭壽兮,與日月而比榮”的思想,表現了屈原執著求索真理的精神。
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出生於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識,志向遠大。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 他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誹謗,被先後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後,屈原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國。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家,開闢了“香草美人”的傳統,被譽為“辭賦之祖”“中華詩祖”。屈原作品的出現,標誌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其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以屈原作品為主體的《楚辭》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之一,與《詩經》並稱“風騷”,對後世詩歌產生了深遠影響。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際,世界和平理事會通過決議,確定屈原為當年紀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相關詞條
九嘆·逢紛九嘆·逢紛編輯 鎖定 《九嘆》全詩由九個短篇組成,由於每篇都以“嘆曰”作結,故總題為“九嘆”。據王逸《楚辭章句》說,劉向為“追念屈原忠信之節,故作《...
逢凶遇到兇險。《楚辭·劉向<九嘆·逢紛>》:“遭紛逢凶,蹇離尤兮。” 王逸 注:“言己遭逢紛濁之世,而遇百凶。”詞條標籤: 字詞 ...
氛濁氛濁,是一個漢語辭彙,塵濁之氣。《楚辭·劉向<九嘆·逢紛>》。...... 《楚辭·劉向<九嘆·逢紛>》:“吸精粹而吐氛濁兮,橫邪世而不取容。” 王逸 注:...
沮敗漢劉向《九嘆·逢紛》:“顏黴黧以沮敗兮,精越裂而衰耄。”漢 杜篤 《論都賦》:一卒舉礧,千夫沈滯;一人奮戟,三軍沮敗。地埶便利,介冑剽悍,可與守近,...
南歌子·錦薦紅鸂鶒⑴薦——墊席。《楚辭·九嘆·逢紛》:“薛荔飾而陸離薦兮。”鸂鶒(xīchì西敕)——水鳥名,又稱溪鵡,形如鴛鴦,頭有纓,尾羽上翹如船舵,俗名紫鴛鴦。。...
自恃③漢 劉向 《九嘆·逢紛》:“願承間而自恃兮,徑淫曀而道癰。” ④蔡元培 《在愛國女學校之演說》:“今先言我國女子之弱點,女子因有依賴男子之性質,不求自...
末胄漢 劉向 《九嘆·逢紛》:“伊 伯庸 之末胄兮,諒皇直之 屈原 。” 三國 魏 曹植 《王仲宣誄》:“天開之祚,末胄稱王。”清 龔自珍 《武顯將軍福建海壇...
椒桂椒桂,漢語詞語,讀音是jiāo guì,釋義為調味的香料,常用以比喻賢人,出自《雙鸚志》《九嘆·逢紛》。...
垂文1、留下文章。《楚辭·劉向<九嘆·逢紛>》:遭紛逢凶蹇離尤兮,垂文揚采遺將來兮。王逸注:將垂典雅之文,揚美藻之采,以遺將來賢君,使知己志也。...
遷蹇遷蹇是漢語辭彙,讀音是qiānjiǎn,指遷移,改變。出自於《九嘆·逢紛》。...... 遷蹇是漢語辭彙,讀音是qiānjiǎn,指遷移,改變。出自於《九嘆·逢紛》。...
顛覆(漢語詞語)《楚辭·九嘆·逢紛》:“椒桂羅以顛覆兮。” (2)指滅亡。 《詩·王風·黍離序》:“閔周室之顛覆。” 改變事物原有的模樣。屬於一種極端行為。顛覆...
揄揚漢 劉向 《九嘆·逢紛》:“揄揚滌盪,漂流隕往,觸崟石兮。” 宣揚。 ①漢 班固 《兩都賦》序:“雍容揄揚,著於後嗣,抑亦《雅》《頌》之亞也。” ②南朝...
嬋連嬋連是指相連,謂有親族關係,出自《楚辭·劉向<九嘆·逢紛>》。...... 嬋連是指相連,謂有親族關係,出自《楚辭·劉向<九嘆·逢紛>》。中文名 嬋連 拼音 chán...
汕頭行贈廣東潮劇院漢 劉向 《九嘆·逢紛》:“思南 郢 之舊俗兮,腸一夕而九運。”2.指極短的時間。 宋 蘇軾 《徐州上皇帝書》:“散冶戶之財以嘯召無賴,則烏合之眾,數千人...
塗塗(詞語)塗塗,讀音tú tú,漢語詞語,意為厚貌。出自《楚辭·九嘆·逢紛》。...... 塗塗,讀音tú tú,漢語詞語,意為厚貌。出自《楚辭·九嘆·逢紛》。...
隕意《楚辭·劉向<九嘆·逢紛>》:“辭靈脩而隕意兮,吟澤畔之江濱。” 王逸 注:“隕,墮也……言己與 懷王 辭訣,志意墮落,長吟江澤之間而已。” ...
納納(文言詞語)[1] 《楚辭·劉向<九嘆·逢紛>》:“裳襜襜而含風兮,衣納納而掩露。”王逸注:“納納,濡溼貌也。”唐劉禹錫《踏潮歌》:“翌日風回沴氣消,歸濤納納景昭...
皇直《楚辭·劉向<九嘆·逢紛>》:“伊 伯庸 之末胄兮,諒皇直之 屈原 。” 王逸 注:“言 屈原 承 伯庸 之後,信有忠直美德,甚於眾人也。”...
湊(漢字)——《楚辭·九嘆·逢紛》。注:“聚也。” (3) 聚集 [gather together] 趨舍相湊。——《淮南子·原道》。注:“所合也。”...
納納是一個漢字,讀作nà,本意是指絲被水浸濕,也指繳納,貢獻。該文字在《說文》和劉向的《九嘆·逢紛》等文獻均有記載。...
投宿臨時住宿。1、漢 劉向 《九嘆·逢紛》:“平明發兮 蒼梧 ,夕投宿兮 石城 。”2、宋司馬光《投梅聖俞》詩:“高吟桑野闊,日暝即投宿。”...
漂流(漢語辭彙)漂流來源於《九嘆·逢紛》,是指漂浮流動、漂泊、行蹤無定,也指一項具有探險性的水上運動項目。...
衲衲語本漢 劉向《九嘆·逢紛》:“衣納納而掩露。”明 唐寅《題畫》詩之五:“百尺松杉貼地青,布衣衲衲發星星。”詞條標籤: 語言, 字詞 ...
衡芷《楚辭·劉向<九嘆·逢紛>》:“懷蘭蕙與衡芷兮,行中壄而散之。”王逸 注:“言己懷忠信之德,執芬香之志,遠行中野,散而棄之,傷不見用也。”詞條標籤: ...
漫污《楚辭·劉向<九嘆·逢紛>》“讒夫藹藹而漫著兮” 漢 王逸 注:“言讒人相聚,藹藹而盛,欲漫污人以自著。” ...
波湊《楚辭·劉向<九嘆·逢紛>》:“赴江湘 之湍流兮,順波湊而下降。” 王逸 注:“湊,聚也。言己乘船赴 江湘 之疾流,順聚波而下行。”...
洶湧(漢語辭彙)①漢 劉向《九嘆·逢紛》:“波逢洶湧,濆滂沛兮。”②唐李白《當塗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驚濤洶湧向何處?孤舟一去迷歸年。”...
潢潢水深廣貌。《楚辭·<九嘆·逢紛>》:“揚流波之潢潢兮,體溶溶而東回。” 洪興祖 補註:“潢,音晃,水深廣貌。” 勇武貌。 漢 桓寬 《鹽鐵論·徭役》引《...
精粹(詞語)《楚辭·劉向<九嘆·逢紛>》:“吸精粹而吐氛濁兮,橫邪世而不取容。” 王逸 注:“言己吸天地清明之氣而吐其塵濁。”五代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任人如...
繚戾《楚辭·劉向<九嘆·逢紛>》:“龍邛脟圈,繚戾宛轉,阻相薄兮。” 洪興祖 補註:“繚,音了;戾,力結切,曲也。” 南唐 陳陶 《劍池》詩:“霸圖繚戾金龍...
熱門詞條
張子楓
三民主義
曾宇謙
SYNNEX
Q弟偵探因幡
周恩來
馬玉山
鋰聚合物電池
健身中心
草甸
菸斗
拷秋勤
虛偽
PF
翠星之加爾剛蒂亞
MTX
極限特工
網站翻譯
白袍總管
可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談戀愛
英爵
KYT
攜程
tobe
三國立志傳3
許添財
批踢踢實業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