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的螃蟹最好吃?南北方已经争了2000年……

哪里的螃蟹最好吃?南北方已经争了2000年……

一半以上

,远超其他国家。

南北各地都爱吃蟹,但要细论大家对蟹的审美,真的完全不同!

不仅品种,光是包邮区的居民就有明显产区偏好,

互相瞧不上

苏沪一带对大闸蟹情有独钟

,特别阳澄湖和太湖产区的大闸蟹最是金贵,黄香肉甜非海蟹可比。

宁波舟山的梭子蟹

全国闻名;至于哪里的

青蟹

最好,台州人和温州人可以吵上一整天……

论做法

调味风格,也是一地一味

单说生腌这一种,宁波红膏呛蟹用盐卤浸渍,温州江蟹生搭配老酒和米醋,潮汕生腌离不开酱油香菜和辣椒。

你可能知道不少螃蟹名菜,但到底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爱吃螃蟹?全国各地人民吃蟹到底有什么不同?哪些地区的螃蟹品质最佳、做法最妙?

今天这篇文章,咱们就来好好唠唠中国人与蟹的奇妙缘分。

01南北吃蟹大赏

你的螃蟹我的螃蟹

好像不一样

苏沪:唯粉大闸蟹

螃蟹的品种有很多,其中大闸蟹,即中华绒螯蟹,绝对占了我国食用蟹的半壁江山。

提到大闸蟹,最先想到的一定是

阳澄湖所产

。《我的前半生》中罗子君和陈俊生在高档商场吃饭,对着贺涵说“大闸蟹我只吃阳澄湖的,其他地方的我不要的”,相信看过电视剧的朋友都有印象。

苏南上海一带,河网湖泊密布,为大闸蟹提供了绝佳的生长环境。这里的蟹“青壳、白肚、金爪、黄毛”,肉质甘甜细嫩,黄肥膏香。

江南人讲究不时不食,对螃蟹好吃的时节,也是研究得透透的。所谓“九圆十尖”

,就是说农历九月吃圆脐(母蟹)的黄,十月食尖脐(公蟹)的膏。

吃法也是精巧,是

江南地区的特有细腻

比如清蒸或醉蟹,都是不改螃蟹本身风貌,微微在大闸蟹鲜美中提一点味即可。

若是大闸蟹尚未达到巅峰的六月,则用饱满的六月黄,剖开蘸面粉油煎,再与毛豆、面糊同烧,就是一道浓郁鲜美的

下饭神器面拖蟹

(一饭封神里,刘嘉玲对杨艳彬做的六月黄评价颇高,但也提到少了蟹醋提升风味)

更精巧的,还是各种

蟹粉菜

,这也是

江南人吃蟹精细化的巅峰

将蟹黄蟹肉蟹膏蟹腿单独拆出,制成蟹粉豆腐、蟹粉狮子头、蟹粉小笼等等,工序繁琐考究,不可不谓之奢华,可见江南地区真是富了好多年。

最奢侈的,莫过于把

蟹黄蟹膏单独炒成秃黄油

,蟹季过后拿来拌饭拌面,怎一个满足可以形容!

一个温知识:蟹八件也是苏州人发明的。早在明清时期,当地的文人雅士就将品蟹作为一种文化享受。

民国时期,金银制成的蟹八件更是成了苏州富家女孩陪嫁的嫁妆之一。

所以江南人吃蟹,

不止是饮食这么简单,而是一大雅事

。慢剥细品,蕴含着浓浓的文人气息。

浙江沿海:梭子蟹与青蟹

宁波台州温州谁与争锋

浙江沿海的3座城市,在吃蟹这件事上,是绝对的散装。

共享东海这一巨大渔场,自家后花园就盛产各种顶级海鲜。相同的点在于品种,

三疣梭子蟹

(后文仍然简写为梭子蟹)

和青蟹为主

;不同的点在于,产地、做法、审美等各有一套,谁也别想压谁一头。

先来说说

宁波

,绝对是

中国梭子蟹之乡

,背靠几大渔场,在获取顶级的梭子蟹上具有巨大优势。

宁波人做蟹,除了简单的清蒸,

主打一个咸鲜下饭

盐水浸渍的

红膏呛蟹

斩成18块,似冰淇淋般柔软,鲜味深邃;孪生兄弟

酱蟹

改用酱料腌制,味道浓郁醇厚;还有浓稠下饭的

蟹糊

、锅气十足的

蟹炒年糕

、清鲜扑鼻的

咸齑烤蟹

等等~

做法简单,食材就不简单。宁波人在挑蟹这一块,还是很严格的👇。

开渔后的

籽蟹

(即将产卵的母蟹)

膏蟹

(性腺成熟的公蟹)

是极品,背部尖角透着红紫色或黄色,捏下去硬邦邦的,绝对是最肥美的状态。

性价比最高的

肉蟹

,虽然膏黄不多,但只要手感重有肥度,吃起来还是很过瘾的,特别适合葱油、炒年糕、红烧等做法。

最差是

水蟹

,蟹壳颜色浅,拿起来轻飘飘,水多肉少,用来做蟹糊、咸菜烤蟹或煲粥也就罢了。

最近梭子蟹正值旺季,然而朋友圈会吃的宁波海鲜老板,已经开始宣告“蟹季倒计时”了。

请教后才知道,原来真正的老饕赶在全面开渔前,已经吃上了

最顶级的地笼蟹

不同于传统的网捕,地笼只能近海渔船小规模作业。

潜伏在水底的蟹更肥,钻入笼中被捕捞后,离水时间短,也更鲜活,品质要明显优于网捕蟹。

图:玮丰酒家。货源很顶,我们在南昌路指南写过,想吃的朋友速去。

台州

人也爱吃梭子蟹,但最宠爱的还是青蟹。

毕竟坐拥三门湾

,位于咸淡水交界处,

沿岸拥有大面积的

滩涂和淤泥质塘底,鱼虾蟹螺等饵料丰富,

当地出产的

三门青蟹是国家地理标志

产品

,也是台州人的骄

傲。

最好吃的是母蟹,顶级的母蟹一只足有一斤重,

壳薄肉肥,雪白的蟹肉极鲜甜,膏脂肥沃。最特别的是,

蟹黄带着类似柑橘类水果的奇妙香气

,让人欲罢不能。

也是因为品牌足够响亮,所以

台州人吃蟹,更多时候还是以本味为主

清蒸是当地最主流的吃法,“

好蟹才敢水煮”,

主打一个食材自信。

当然,这些年台州菜大火,很多酒楼排挡也有更多有趣的做法。比如青蟹烧豆面,将蟹的鲜味煮进豆面中,汤汁鲜淳浓郁。

再说

温州

,当地人对梭子蟹和青蟹没有明显偏好,两种都爱,就连名字也与众不同——梭子蟹在温州叫“江蟹”,而青蟹则叫“蝤蛑”。

虽说作为产区,不如宁波、台州那么全国闻名,但

温州蟹菜的味道,绝对是最有辨识度的

一口香甜的老酒

(温州特色黄酒)

,一抹鲜灵的米醋

(花椒米醋,酸味清雅柔和)

,就是温州人自己的乡愁。

江蟹最出名的做法是

江蟹生

,它不似宁式蟹生咸鲜浓郁,也不似潮汕生腌鲜辣重口,用本地的老酒、米醋和酱油、糖、白胡椒等简单调味,

入口酸溜溜甜咪咪,像含了一口什锦果冻

蝤蛑必须搭配老酒

,黄酒底子香甜馥郁,把蟹肉的甜、蟹膏的香,衬得温柔。

还有一种有趣少见的吃法:加地瓜一起蒸!

用灵昆

(瓯江入海处的滩涂,是温州的小三门)

产的野生小蝤蛑搭配地瓜,两者香甜感更被放大。

福建:以红蟳为尊

温州往南逐渐过渡到福建,口音在变,食俗在变,人们对蟹的情感也在变。

福建本地的螃蟹五花八门,

但在福建人心中分量最重的,只有红蟳

虽说本质上也是青蟹,但红蟳特指

膏腺饱满成熟的雌性青蟹

,个头比一般的青蟹更大,烹饪后颜色也格外鲜艳。

正因如此,红蟳成了福建人

年节宴席上乃至月子补身时

,必不可少的硬菜。地位堪比广西村宴上的扣肉,象征着喜庆与滋补。

最经典的做法就是

红蟳蒸糯米饭

,过年一定会吃。

将红蟳斩块置于浸泡好的糯米上一起蒸熟。蟹膏和蟹油完全渗入糯米,糯米吸收了蟹的鲜味咸香软糯,蟹肉在米香蒸汽中变得更甘甜。

最关键的是,上桌后那叫一个漂亮大气,满满的仪式感。

福建人还格外擅长将本地调味与食材绑定:

福州红糟、永春老醋、福建老酒

等,也会被用来烹饪螃蟹。

广东:吃蟹之集大成者

可市井烟火,可精致上流

将目光放到广东,说这里是

最会做蟹的省份

,应该没人会不赞同吧!

拥有优秀的海产资源,又有深厚的菜系底蕴,和一大批技艺高超的大厨,广东人吃蟹真的是多姿多彩,

既可极简家常,也可精工细作

会吃的广东人,对蟹的品种是来者不拒,

可以是青蟹,也可以是花蟹,甚至河滩的小螃蟹。无论什么蟹,他们

总能安排得明明白白

清蒸吃一个本味,搭配蒜蓉辣椒豉油则更痛快,也可蒸蛋蒸肉饼,是水陆交织的双重鲜美。

葱姜炒需要猛火快攻,用佐料的辛香逼出蟹肉的鲜甜;深夜来一煲蟹粥,米粥吸饱蟹的鲜美,和胡椒香菜搭档,给胃做一个温柔的spa。

不同地区的做法也不尽相同,可以说是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潮汕生腌

是近年顶流,用酱油、鱼露、香菜、辣椒等调成腌汁,追求冰淇淋一般的口感和鲜醇浓郁的风味,让人欲罢不能。

港式粤菜以一道

避风塘炒蟹

为招牌,

将蟹块与大量的蒜酥、豆豉、辣椒碎同炒,蒜香浓郁,蟹肉鲜甜,非常惹味。

此外还有金钱蟹盒、凤城蟹羹、蟹肉蒸蛋等

古法粤菜

,做工精细用料考究,是广东人食不厌精的典范之作。

除了做法多样,

广东人对食材的刁钻程度也远超其他地区

,吃蟹亦是如此。

重皮蟹和黄油蟹大概是广东吃蟹的天花板了。

重皮蟹

是换壳中期的蟹,旧壳尚未完全脱落,新壳还是软的。

软皮层香糯润滑,口感非常特殊

。但这种状态最多维持两天,捕获量还不到总量的千分之一。

黄油蟹

则是全国身价最高的螃蟹,它是成熟的膏蟹受到夏季高水温刺激后,体内的蟹膏分解渗透到各个部位形成的。

整只蟹充满黄色油

脂,煮熟后

撬开蟹壳,金光

闪闪,

每一口都是满满油膏

这种蟹的产量比重皮蟹还低,高级餐厅一只要价轻松千元。

从正面看起来,黄油蟹和一般的青蟹也没什么差异,分辨时要把肚皮翻过来:黄油蟹的钳子和关节处是黄色的,而普通青蟹是没有颜色的。

还有

广东水乡限定高级食材礼云子

,淡水小螃蟹蟛蜞的卵做成,数量少工序多,身价高过秃黄油。

礼云子必须用惊蛰后、清明前的蟹卵,这时雌蟛蜞刚完成交配,蟹卵尚未完熟,口感最好,被

水乡人称为

“春水”。

它自带一种纤细、清雅的鲜味

,适合配柔软清淡的食材。蒸豆腐、蒸蛋白、扒瓜圃,都是经典搭配。

蟛蜞(p

é

ng q

í

),是一种淡水小螃蟹,蟹盖只有拇指甲大小,爬行时,蟹螯动作很像古人拱手作揖,于是得到「礼云」的雅称。「礼云子」就是蟛蜞卵了。

广东人吃蟹,和他们的生活哲学如出一辙,追求本真鲜活,平凡中又见不凡。

表面上看充满市井生活气息,细细品味,又无处不见细腻与功夫。

北方:豪迈痛快

手法直接,口味鲜明

说到吃蟹,其实北方也是低调实力大将:全国最能吃蟹的3个城市里,北京就占掉一个名额。

北方既有黑土地间的丰盛河流,又有渤海湾的冷水良港,盛产河蟹和海蟹,品质都很高。

而北方人吃蟹,

也自带一种豪迈性情。

不追求工具精巧和繁复吃法,更注重直接痛快吃个过瘾

好蟹基本清蒸水煮,辅以酱烧、辣炒和生拌等特色做法。

梭子蟹,在北方又叫大飞蟹,其中胶东海域所产的冷水蟹品质极佳。

和东海及南海等海域不同,渤海位于寒温带,海水要更冷,所以当地产的

梭子蟹生长慢,肉质甜

再加上渤海的盐度最高,海水更清澈,所以蟹的海水咸鲜味就弱,直接清蒸就非常好吃了,甚至什么都不用蘸。

河蟹

,则是辽宁盘锦出产最佳,那里是北方最大的河蟹产地。

和江南地区不同,盘锦河蟹生长在辽河入海口的盐碱湿地,很多蟹采

用稻田养殖

稻田广袤富含天然饵料,土壤偏碱性,所以河蟹没什么土腥味,肉质自带清甜。

此外,渤海湾还有一种

神秘限定生腌蟹

,专挑天气冷后的小螃蟹。

有的地方用狭颚绒螯蟹

,又叫“渤海哨儿”、“不害臊”、“蟹愣子”等,长得很像幼体大闸蟹;

有的地方用的是天津厚蟹

,又叫“骚夹子”、“嘟噜子”。

做法很简单,直接酱油、盐、白糖,还有姜葱蒜用热油一呛,拌匀后腌几个小时

就能吃。

口感

脆生生的

,有一种独特的、令人上瘾的

鲜甜味。

02吃蟹这件事上

中国人认真了2000年

你肯定想不到,早在

新石器时代,中国人就开始吃螃蟹了

。上海淞泽遗址、浙江河姆渡遗址,都发现了大量被啃咬过的蟹壳。

到了周代,文献里第一次出现了加工食用螃蟹的记载。

《周礼·天官·庖人》:“庖人掌共六畜、六兽、六禽,辨其名物。……共祭祀之好羞。” 东汉郑玄注:“青州之蟹胥”。所谓“蟹胥”,即蟹酱。

这说明早在2000年前,青州(今山东地区)所产的

酱蟹已经成为上贡珍品,被用来祭祀

魏晋唐宋时期,吃螃蟹成为饮食潮流,做法越来越多样。

佛教著作《洛阳伽蓝记》记载了北魏时士人“有瓯檻以供肴馐”,其中就有蟹菜。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还记录了吃法更加大胆成熟的“藏蟹法”:将九月的母蟹洗净,放盐蓼汁中腌制,并加入煮熟的秫米粥泥封。这种成熟的腌制加工技术,就是后世“醉蟹”的雏形。

隋唐以后,经济中心南移,江南盛产优质螃蟹,螃蟹的地位日益增高。

宋代《东京梦华录》更是记载了酒楼中售卖的“炒蟹”、“渫蟹”、“洗手蟹”等多种蟹肴。

其中

“洗手蟹”和今天的生腌没什么两样

,《武林旧事》讲解了其做法,将生蟹剁块,放酒、盐、梅、姜、橙等各种调料,腌渍后洗洗手就能吃。

此外,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也格外推崇螃蟹,

很多名家都是螃蟹的铁粉

比如李白称赞“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美食家苏轼也是馋了一辈子螃蟹,写到“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陆游更是“蟹肥暂擘馋涎堕,酒绿初倾老眼明”,馋蟹馋到流口水的形象十分鲜活。

明清则是吃蟹文化的鼎盛期

,从吃法、工具到系统总结,都做到了极致。

最具代表性的一定是李渔,自称“蟹奴”,在《闲情偶寄》中直言:“蟹之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至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

他对螃蟹痴狂到什么地步呢?每年在螃蟹上市前就开始存钱,称之为“买命钱”。

清代的尤侗写了本《蟹谱》,系统收集了前代关于蟹的典故

、诗词、食法。《调鼎集》更是收录了

古法蟹菜

47种

,蒸、煮、醉、炒都不在话下。

是的,我们今天吃的五花八门的蟹菜,大多都在古代就已经出现了。

虽说全国南北对螃蟹的品种和做法各有偏爱,但

爱吃螃蟹这件事,真是

深深刻在中国人的基因

里啊。

所以你爱吃哪里的螃蟹?什么样的螃蟹吃法才是你心中的顶流?评论区告诉我们!

🦀️🦀️🦀️

说到吃蟹,

一年一度的大闸蟹季

即将华丽开幕,老朋友杨桂珍的蟹卡已经上架啦!

去年11月底,他

在上海举办的“螃蟹界奥斯卡”——全国河蟹大赛中,一举拿到三项大奖,分别是

“全国最佳口感奖”

“最佳种质奖”

“金蟹奖”

。简单来说,这就是市面上你能买到的最好的大闸蟹之一。

今年他们还评上了

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州老字号

,真的是官方盖章认证的顶级,从蟹苗到养殖等360度无死角的优秀👇。

苏州太湖6000亩蟹园

,全部直取

湖活水

;还投入了500万配套数字化农场系统,时刻净化水质监测螃蟹活动,专业蟹农每一只精细挑选,确保肉质饱满。

马上就是国庆中秋,

目前的螃蟹已经肥起来了,九月底就可以兑换

!馋这一口的朋友可以下单尝鲜,有送礼需求的也可以准备起来了,有诚意很体面,👇。

文 - +7 |

编辑 - mmr

图 - 企鹅吃喝指南,部分来源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揭秘香港的守护神
365beatapp官方下载

揭秘香港的守护神

📅 07-04 👁️ 8439
IDC商有哪些
365beatapp官方下载

IDC商有哪些

📅 09-12 👁️ 1528
《诗经》国风·卫风·芄兰
彩票365官网下载安装

《诗经》国风·卫风·芄兰

📅 08-29 👁️ 5557